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一汽以新生产力为引擎,遵循自主创新、数字化转型、绿色发展,从传统汽车制造业务向移动汽车制造业务转型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一汽以新生产力为引擎,走自主创新、数字化转型、绿色发展之路。它已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移动出行科技公司。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体系重构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新道路,奏响了民族汽车品牌时代的强音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中国一汽把掌握关键技术作为主要路径,努力攀登科技高峰,把高度自力更生作为生存之本。
战略布局方面,中国一汽发布蓝旗技术发展“洞察(Insight)531”战略,深入开展基础科技攻关行动,聚焦人工智能芯片、动力电池、线控底盘等重点领域sis继续“消除问题并消除黑客”。累计突破1400多项关键技术,部分成果成功打破国外垄断。专利授权和公开数量位居行业第一。
品牌五基因:安全、智能、绿色、健康、美丽
在新能源网联和智能网联领域,中国一汽完成66AH全固态电池电芯的量产试验验证,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;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电驱最高效率达96%,位居行业领先。红旗品牌已成功打造天工纯电动、鸿鹄混动、九丈智能三大关键技术平台,为持续转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九章智能平台管理理解、计算和决策层,成功推出中国首款汽车级5纳米五域融合芯片——“红旗一号”,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。在商用车领域,成功攻克高效油冷电驱动桥技术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关键技术,全独立中型电驱动桥效率已跻身全球前列。
红旗天工纯电动、鸿鹄混动、九丈智能科技平台品牌
在创新体系支撑方面,中国一汽正在努力筑牢创新基础。 2023年,中国一汽技术创新基地将正式启用。首创智能能源系统和5G+自动驾驶动态无线充电之路,将为未来出行带来革命性想象。与此同时,A湾区域研究院与上海造型中心互为布局,一汽解放奥地利研发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成立,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研发网络,通过开放合作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。
中国一汽技术创新基地
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,中国一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重要抓手,推动快速发展,加快智慧企业建设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中国一汽通过打造涵盖研发、生产、供应链、销售、服务的全场景数字化、智能化管理体系,显着提升了产业运营效率。在制造方面,我们依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生产线,实现柔性生产和智能排产;在供应链端,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协作,有效提高了产业链的稳定性;在销售和服务环节,运用智能客服、车联网等手段,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、个性化的体验。中国一汽红旗智能生产线
更深层次,中国一汽积极探索大模型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在工业运营中的深度应用,推动管理范式重构升级。中国一汽发布中国一汽首个企业运营智能业务及行业,“一汽七星云工作台”也上线。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长远基础,展示了中国一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度探索和积极实践。智能化操作。
一汽·七星那个工作台
随着大开放产业模式的不断迭代,中国一汽正在从“数字驱动”走向“智能驱动”。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智能系统,激活业务高效运营的“神经网络”,加速产生新的培训生产力。
中国一汽首个企业运营智能——OpenMind
中国深入实施“双碳”战略,将绿色低碳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,着力构建可持续的产业体系,打造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新优势。在战略转型方面,中国一汽严格实施“All In”新能源战略,全周期加快绿色发展。红旗、解放、百世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工厂及重点项目6月,一汽丰田、一汽奥迪、一汽中车、中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相继建成投产。推动季节冰冻地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,现代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发展。这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,更是绿色理念在企业发展各方面不断深化的生动体现。
一汽红旗九丈生态智能驾驶舱
在绿色智能制造方面,中国一汽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,部分工厂已成功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名录。通过综合应用可再生能源、推广循环利用等先进措施,工厂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,碳排放强度显着降低。
中国一汽红旗M制造中心 丰富的厂房
在行业引领方面,中国一汽不仅自身开展绿色发展,还积极参与行业节能标准制定,引领绿色供应链建设,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迈向低煤发展新阶段,展现了作为央企的责任与担当。
回顾“十四五”,中国一汽以新生产力为动力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面对新征程,中国一汽将稳步前行,持续为民族汽车工业注入新的质量动能,努力谱写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篇章。
(于洋|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编辑刘明泰)
WS68FC6B2DA310C4DEEA5EE29B
https://jl.chinadaily.com.cn/a/202510/25/ws68fc6b2da310c4dee5ee29b.html版权保护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。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,禁止转载和使用。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:[email protected]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