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10月31日在南通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,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更新行动。
记者10月31日在南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以来,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新一轮城市更新规划。围绕“再优化城市结构、再完善功能、再提升品质”三大方向,部署了科学规划引导、安全韧性提升、总体区域更新等9大行动,70个重点领域近千个项目,总投资近500亿元。
崇川区西南英街一角(丁从荣 摄)
近日,在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、南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的媒体实地考察中,记者发现,该市崇川区不少老旧居民点焕然一新。卢志明,该区副区长告诉记者,崇川区作为南通市主城区,近年来已完成178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,总面积超过900万平方米,惠及居民超过10万。累计完成4个暴露区改造工程,启动12个城中村房屋拆迁,为促进城市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。基础设施完善方面,共新建或改造“小而美”袖珍公园、街边公园47处。其中,11个项目入选全省“Masaya ng Hardin”活力投影空间,14个项目荣获全市十大“小园林”称号。同时,大力推进城市空间管理和建设,打造北滨江、任港河、分水岛景观带、五龙汇公园等。k 在该地区。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,大力推进寺街、新安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,坚持“小规模、渐进、微更新”,妥善推进地下管网改造、主要庭院修缮、整体风貌提升、历史文脉传承。此外,该区还特别注重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,这是“城市更新的下半场”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住宅小区“物业服务机构”创新管理模式。
他说,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花哨文章,而是更多老百姓打开窗户就能看到、走出去感受到的真实体验。下一步,该区将围绕“变、活、美、韧、文明、智”六大目标dom”,聚焦建设“好房子、好社区、好社区、高效城市”,重点抓好“四大空间”更新改造,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现场考察中,记者还感受到通州区在全市袖珍公园、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。全区共建成城市公园(含袖珍公园、小型游憩公园)67个,绿道52公里,免费公园开放率达到100%。这通常实现了城市居民步行10分钟以内的全方位公园绿地。在全市2024年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,该区满意率达到94.4%,位列全市第一,被评为首届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”。
全新社区(丁从荣 摄)
区副区长顾浩致辞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通州区深入贯彻“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、人民城市为人民服务”的发展理念,大力践行“人民城市由人民建设、城市为人民服务”的发展理念。实施生态环境改善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,优化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。 2021年以来,该区累计投资2.17亿元,完成佳园东、西区、大朗花园、沁园新村等20个旧居民点改造,涉及住宅187栋,总建筑面积56.65万平方米。社区建筑外立面全面升级,停车秩序更加规范,公共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,受益共有5325个居民小区新启动实施了红南社区等11个社区改造项目,涉及建筑98栋,建筑面积39.74万平方米。同时,启动袖珍公园、微绿地建设,进一步扩大厂区规模,打造“窗外可见绿”、“出门即见花园”的生活美景。
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,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记者了解到,在本市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,当地民政局作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牵头部门,也在政策体系、设施建设、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发力。通过《南通市养老服务条例》的制定和实施,以地方法律形式明确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,强化用地、建筑面积保障的严格约束,强化设施建设“六同步”管理措施。审议《南通市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(2022-2035年)》,重点布局养老服务设施,完善“上门”养老设施设施体系。印发《“益阳同城”南通市便餐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,从设施布局、示范服务、运营管理、财政补贴等方面强化要素保障,组织老年餐饮服务体系建设。
南通市市民政局副局长鲍云祥在发布会上表示,要让老年人“快乐地照顾自己”“家门口”,通过连绵不断、密集的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网络,在乡镇(街道)共建成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0个。全镇养老服务中心94个;村(社区)共建养老院嵌入式社区45个,社区伙食点303个,农村互助模范点、睦邻点180个;同时,机构养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,全市共建成各类养老机构308个,床位5.6万张,社会力量管理的养老机构228个,床位3.5万张以上。以及护理、全市共建成专业养老院58所,护理床位4.6万张,占机构护理床位的82%。
据介绍,当地还改变“连锁老人”服务模式,将机构专业养老服务拓展辐射到社区和家庭。全市近??300家养老机构开业,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。居家老人上门服务人数超过45万人,比例比“十三五”末提高5.5个百分点,达到18%,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整体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惠感、满意度。创新服务模式“连锁养老”入选全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国护理改革工作优秀案例。
作为镇发在全国,当地也形成了较高层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,全市各县(市、区)均建成全民健身中心(奥体中心、文体中心),区域体育中心的健身服务功能凸显。乡镇(街道)、公社(行政村)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完善,城市社区“10分钟健身圈”、城镇“15分钟健身圈”实现全覆盖。全市已建成各类小型体育公园1000多个,其中104个被省体育局评选为平台体育公园,8个被总局评选为国家三级以上体育公园。在近年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中,特别是在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建设方面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果,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。
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史健在发布会上表示,下一步,该市将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,着力改善民生、扩大内需、提高能源水平。将继续在五个“新”方面发力,形成“全面更新”新格局、建立“常态长效”新机制、构筑“安全韧性”新基础、培育“文商旅融合”新动能、塑造“全龄友好”新形象。此外,针对社会关注的加电梯不良问题,本市今年进一步优化加电梯政策,推出“一户申请立即启动”机制。如果居民同意安装电梯,当地居委会会组织安装电梯。向单位征求意见。城区对每部电梯给予18万元至25万元补贴。如果整栋楼同时申请加装电梯,将给予1.5倍系数的补贴,让更多住户告别“爬楼梯难”。
老旧小区加装电梯(丁从荣 摄)
他还表示,城市更新不仅仅是拆除重建或粉刷,而是让千年文脉与时代的节拍融为一体,用工匠精神打磨民生幸福的每一个细节。南通将朝着“城市布局更加合理、城市功能更加完善、城市环境更加美好、城市管理更加完善”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。让发展成果越来越平等地惠及全体公民。
(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苍薇)
WS6905AB74A310C4DEEA5EF8EF
https://js.chinadaily.com。cn/a/202511/01/ws6905ab74a310c4deea5ef8ef.html
版权保护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信息等)版权归中国日报网(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独家使用。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,禁止转载和使用。向中国日报发表评论:[email protected]



